#環保新地方|減碳生活|ChatGPT|

ChatGPT🗣️推出後風靡全球,各界對於它的能力🦾及方便性相當好奇👀,當中有多少人知道它需要多少資源才能運作⁉️

根據《財聯社》報道,ChatGPT🗣️就像加密貨幣🪙剛出來時一樣,所有人都在討論新技術帶來的利潤💵💰,卻忽略其背後消耗的巨大能源🫣,而AI比加密貨幣需要更大的技術,生成式AI需要經過大量的訓練才能獲得「智能」💬,還得不斷改進🔝,也就是說,AI處理能力的提升⬆️,背後必然伴隨著資源的大量消耗🤦🏻‍♀️


加拿大數字基礎設施公司QScale的研究報告指出,生成式AI的計算能力是普通搜索引擎4至5倍,OpenAI在2023年1月的用電量,估計相當於17.5萬個丹麥家庭一年的用電量,這還只是目前模型使用情況的數據,如果未來應用的層面更廣,消耗規模可能達到數百萬家庭的等效用電量。


AI專家、牛津大學互聯網研究所Sandra Wachter,根據全球統計數據指出,訊息和通訊技術對氣候變化的影響遠大於航空業,光是AI需要的能源,在2012至2018年間就增加了30萬倍,而每訓練一次ChatGPT,就要花費能供126個丹麥家庭使用1年的能源,這就反映出另個方面的問題,假設ChatGPT被大規模商業化,並且在經濟生活中佔據關鍵地位,一旦OpenAI的計算中心停電,後果不堪設想。


除了用電量外,AI對水的需求量也相當大,因為在運作時需要水來冷卻數據中心。加州大學河濱分校和德克薩斯大學聯合撰寫的一份論文指出,ChatGPT的上一代模型「GPT-3」的訓練,就消耗約70萬公升的水,同樣的水量可以生產370輛BMW汽車。研究另提到,OpenAI需要為它的超級計算機中1萬張GPU顯卡,以及超過28.5萬個處理器內核提供冷卻設備,這足以生產320輛Tesla電動車的電池。


這些用來冷卻設備的水還不能是普通的水,必須是乾淨的淡水源,要避免帶來腐蝕和細菌滋生的問題。專家們擔心,目前數據還僅是針對「GPT-3」模型來估算,需要更多訓練的「GPT-4」預計會消耗更多資源。


我們每日會與Chatgpt有多少條對答呢?只要對話25至30條問題,就等於消耗了500毫升的水。如果我們需要科技帶給我們的便利,是否可以考慮在那一方面減碳取得平衡?


Youtube: https://youtu.be/Q9r_K1wPjwA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sunday.fong/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sundaysharing

#環保 #回收 #綠在區區 #香港 #源頭減廢 #氣候危機 #全球暖化 #環保酵素 #惜食 #減癈 #減碳生活 #溫室氣體 #低碳旅行 #四電一腦 #小型電器 #金屬回收 #塑膠 #玻璃樽 #廚餘 #回收環保站 #碳中和 #零殘忍 #crueltyfree #海洋有善防曬 #新地方 #環保新地方

Leave a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