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新地方|減碳生活|極端天氣|

雖然已經踏入秋天🍂,而香港今年9月罕有地一星期🗓️內經歷了2個強颱風🌬️,分別懸掛十號➕風球及黑雨⛈️,並造成多區出現塌樹🪵、水浸🌊及設施倒冧🏚️。氣候科學家指出,隨着氣候危機惡化導致海洋溫度上升🌡️,為颱風提供更多熱能⚡️,令強颱風出現的機會愈來愈高😱,風季亦有可能延長🫣


受颱風殘餘相關的低壓槽影響,香港今年發出兩年來首個黑色暴雨警告信號,持續生效長達 16 小時 35 分鐘,大幅打破 1999 年生效近 6 小時的記錄;另外,天文台總部錄得一小時雨量高達 158.1 毫米,是自 1884 年有記錄以來的最高紀錄。香港天文台曾預計,受氣候變化影響,降雨模式因而變得異常,即使降雨時數相對減少,而每次雨量就比以往多,變相會帶來更頻繁、更強烈的極端暴雨,出現嚴重水浸的機會亦會大增。


剛過去的 7 月,多項科學數據接連告誡我們,極端酷熱天氣正席捲全球:先是美國國家環境預測中心(US National Centers for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統計顯示,全球高溫紀錄於 7 月 3 至 6 日間四日內三度打破,其中 7 月 6 日暫以 17.23°C 成為地球最熱一日;其後世界氣象組織(WMO)和歐洲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中心(C3S)正式確認,2023 年 7 月為全球平均氣溫有紀錄以來最熱月份。


歐洲南部多國 7 月中開始陷入極端熱浪,其中希臘野火燃燒超過兩星期,羅德島(Rhodes)等度假勝地的居民及遊客均須撤離。至於同屬南歐的西班牙,短短一個月內遭遇洪災、野火及熱浪連環侵襲;當中東北部城鎮薩拉戈薩(Zaragoza) 7 月初暴雨成災,人們被迫爬樹或攀上車頂等待救援。


氣溫高出平均值與天氣嚴重乾旱,令植被變得更乾燥,成為加拿大 5 月以來森林大火的「助燃劑」;火勢蔓延不止,導致焚燒面積迅速超越 1,000 萬公頃,打破歷年紀錄。目前全國接近 900 個火頭尚未撲熄,其中西部艾伯塔省(Alberta) 5 月一度宣佈進入緊急狀態,尋求聯邦政府協助救災;有當地官員更指,今年野火季節預計才剛過一半……


同時今年夏天,中國廣泛地區經歷極端熱浪,其中北京 6 月底歷史性連續 3 日創下超過 40°C,上海亦打破 5 月百年高溫紀錄;禍不單行是 7 月份長江流域多省暴雨成災,其後颱風「杜蘇芮」登陸福建,造成全省逾 88 萬人受災,當局亦發出史上第二個最高級別的「暴雨紅色預警」。


除了十號風球、黑色暴雨等極端天氣以外,相信你我今個炎夏感受到份外翳侷,7 月 27 日香港天文台總部錄得 36.1°C,更追平自 1884 年有記錄以來 7 月最高氣溫。


當國際媒體逐步以氣候緊急狀態(climate emergency)取代氣候變化(climate change),反映氣候危機逼在眉睫,我們可能要接受全球暖化(global warming)時代已結束,取而代之是全球沸騰(global boiling)?


回顧 2023 年極端天氣災害例子,有否讓我們意識到需要節能減碳,以助紓緩氣候變化?


YouTube: https://youtu.be/fkDsKDCOWGg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sundaysharing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sunday.fong/

#環保#回收#綠在區區#香港#源頭減廢#氣候危機#全球暖化#環保酵素#惜食#減癈#回收識條鐵#減碳生活#溫室氣體#低碳旅行#四電一腦#小型電器#金屬回收#塑膠#玻璃樽#廚餘#癈紙#回收環保站#垃圾徵費#碳中和#節能#節水#多菜少肉#新地方#環保新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