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新地方|減碳生活|服裝|

為地球🌏製造問題的是人類,能補救🆘的也是我們。之前介紹過一些減碳的生活方式由交通🚉、飲食🍱、家居🛌的小改變實行減碳,今日我們說說衣著🧥上的減碳選擇。


如果叫大家今日開始一年不買任何新衣服,確實太困難,我們可以試試看一個月不買,慢慢到兩個月、三個月,一步步建立習慣。若想戒掉快時尚購物欲,最好取消訂閱相關電子信、刪除時尚購物app,或取消追蹤IG上的時尚品牌。這樣做除了減少誘惑,還可以減低電子碳排放。發送同以及接收一封電郵會排出0.3克CO2e,如果有附件更加可以高達50克CO2e。


去實體店購物,比上網購物更環保。全球生產、運送的成衣通常有很高的碳足跡,多半用塑膠包裝。去實體店購物可以減少送貨的包裝,親自去試穿更可減少不合身的風險。


此外最好自己去購物,因為跟朋友一起購物更大機會買到不合心意的物品,容易衝動消費。讓你衣櫥煥然一新的最環保做法,就是交換衣物(Swishing)。雖然swishing在香港並未盛行,之前換季時利園協會與本地換物平台「JupYeah執嘢」合作了一次交換衣櫥的活動,體現以換物減廢的環保理念。


一件衣服消耗的能源,有82%來自洗衣和烘衣。減少洗衣頻率,儲夠份量一次過開機,如果日常除臭可用稀釋的伏特加或檸檬汁噴上衣物。同時自製環保清潔劑:不既可減塑,也可減少甲醛等揮發性有機物(VOC)殘留在衣物的傷害。


買二手衣都是一個好選擇,尤其皮質制品,皮夾克、皮鞋、皮帶可以用好多年,而且穿過、用過的質感更佳。另一個耐用的材質是丹寧,其生產過程對環境有很大影響,所以牛仔褲最好買二手的。很多時衣服不合身,我們就不會穿,所以維持身形都是減少消費的好方法,同時學習簡單的針織,有時只要改個腰身、褲長,就會增加穿它的機率。


自然資源的消耗,除了環境,對世界經濟和社會都將形成問題。如果我們生活方式所需要的衣服和其他用品一切不變,2050年人類所消耗的自然資源將是2000年的3倍。時尚產業要減少污染,需要回收、修復及再利用。


另一方面,科學家也嘗試投入「可持續性」布料的創新和開發。例如,藻類和收集口香糖,將其轉化為再生塑料來製鞋;更有利用微生物培養衣服,以及取代動物皮革。從源頭開始建立保護人類和地球的消費意識,改變過度消費的模式,不意味不購買新產品,重要的是,知道自己的需要,並且懂得選擇。


YouTube: https://youtu.be/esm77dXm6iA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sunday.fong/


Website: https://www.sundayfong.com


#環保 #回收 #綠在區區 #香港 #源頭減廢 #氣候危機 #全球暖化 #環保酵素 #惜食 #減癈 #減碳生活 #溫室氣體 #低碳旅行 #四電一腦 #小型電器 #金屬回收 #塑膠 #玻璃樽 #廚餘 #回收環保站 #碳中和 #零殘忍 #crueltyfree #海洋有善防曬 #新地方 #環保新地方

Leave a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