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想減低塑膠對環境的影響
,一定是要由減少
使用開始,要懂得SayNo
。只有不再使用才不會需要生產
,亦不需要處理後續的問題,源頭減癈最重要
。
如果想知道更多有關拒絕&減少
使用塑膠,『與煩膠說不』
幫到你!
需要減少使用的首先一定是「一次性」的塑膠物品,「一次性」的塑膠物品不單單是食物容器與餐具。好多時超市與商店都用到很多包裝,例如超市即使是新鮮食品,大部分也有額外或是定量包裝,會使用到保鮮紙甚至塑膠容器。
我們可以改變我們的消費習慣,多到祼賣店或街市購物,購物的時候自備盛裝的容器同購物袋,需要多少買多少,更加切合自己需要,亦不會因為包裝好,強行購買不適用的份量。
選購家庭用品時更加可以選擇濃縮以及補充裝的用品,因為它們用的包裝比正常產品少,碳排放量亦相對低,使用時只要將其稀釋以及加到現有容器就可以。
我們不要以為自己少少的選擇不會對現有狀況有什麼改變,因為我們的選擇足以影響產品的供求,影響生產商策劃未來推出商品的方向。如果濃縮以及補充裝的用品多消費者選擇,他們自然會改為主力生產,同時濃縮以及補充裝的用品亦可以減低商家的運輸成本以及包裝成本。
另外我們平時外賣也可以自備外賣器皿及餐具,因為大部份外賣餐具以及容器都是一次性的塑膠,而自備外賣柸及餐具只要清洗乾淨就可以重覆再使用,揀選一套自己喜愛的個人餐具,使用時開心又顯個人風格。
如果少不免用上塑膠的包裝,我們可以加以發揮我們的創意,物件不只一種用途,塑膠也是可以改造或者賦予新用途。例如我有部份盆栽是用優格的空杯做培植,中秋節我更加見過小朋友用膠樽做燈籠,網路上可以找到許多關於塑膠改造再利用資訊。有時它一個作為器皿的歷史任務完成,而可以以另一個身份繼續發揮他的功能,就好似優格的空杯可以變成一個盛裝生命的容器。
YouTube: https://youtu.be/TVWAHfNSL24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sundaysharing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sunday.fong/
#環保 #回收 #綠在區區 #香港 #源頭減廢 #氣候危機 #全球暖化 #環保酵素 #惜食 #減癈 #減碳生活 #溫室氣體 #低碳旅行 #四電一腦 #小型電器 #金屬回收 #塑膠 #玻璃樽 #廚餘 #回收環保站 #碳中和 #零殘忍 #crueltyfree #海洋有善防曬 #新地方 #環保新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