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新地方|回收識條鐵|多餘|

之前我們分享了香港都市固體癈物量🗑排名第三🥉的塑膠🧴,以及第二位🥈的紙張🗞,大家知道香港都市固體癈物第一位🥇是什麼嗎⁉️


它佔香港都市固體癈物的三分之一😖,同時亦是氣候暖化🌏🌡的其中一個元兇,它就是廚餘🫘🥜🥠


廚餘可分為三大類,分別為:

「可避免的廚餘」:尚可食用卻被丟棄的食物 (如麵包、蘋果、肉等)

「或可避免的廚餘」:不是人人食用,只有部份人選擇食用的食物 (如麵包皮、薯仔皮等)

「不可避免的廚餘」:不適合食用的食物,如骨頭、蛋殼、菠蘿皮等


現時把廚餘棄置於堆填區的做法,並不符合持續發展的原則,對環境亦造成不良影響,這些有機廢物不但佔用了寶貴的堆填空間,而且會分解並產生氣味,需要進一步妥善處理滲濾出來的污水及溫室氣體,更浪費了當中有用的有機物質。


被送到堆填區的廚餘更有機會產生甲烷,甲烷的暖化能力是二氧化碳的21倍,因此於堆填區積聚的氣體經一段時間後,甚至會演化成對人類有害及助長溫室效應的沼氣。而焚燒廚餘的成本亦相當高昂,更會釋出碳排放,對環境亦有損害。


既然香港廚餘問題嚴重,它的源頭在哪裡?


本地固體廢物監察報告指出,來自家居的廚餘佔全港的65%,家居丟棄食物的原因,可以是食物份量預算錯誤,眼闊肚窄以及貯存食物不當等。餘下的35%則源自工商業,工商業的廚餘當中有一半來自飲宴聚會。


眾所周知香港人對食物比較揀擇,所以有餐廳弄石斑時只取魚腩,黑毛豬只食後腿,其他的食物部位就會成為廚剩,這也是其中一個原因令廚餘量增多,另外來自學校的廚餘每年有15,000 公噸,相等於 3,000 多萬個飯盒。家居廚餘雖然數量比較多,而過去十年有下跌趨勢,反之工商業廚餘卻逐年增長,過去十年的增幅超過三倍。


減少製造廚餘並非不可能,只要我們願意行多一步,便有望改善。憑個人努力減少廚餘看似微不足道,當每個人、每個家庭,甚至各行各業都一起從源頭減廢,便是一股難以估計的強大力量。


Youtube: https://youtu.be/1CsLQ3iZKQ0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sunday.fong/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sundaysharing/


#環保 #回收 #綠在區區 #香港 #源頭減廢 #氣候危機 #全球暖化 #環保酵素 #惜食 #減癈 #減碳生活 #溫室氣體 #低碳旅行 #四電一腦 #小型電器 #金屬回收 #塑膠 #玻璃樽 #廚餘 #回收環保站 #碳中和 #零殘忍 #crueltyfree #海洋有善防曬 #新地方 #環保新地方

Leave a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