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新地方|回收識條鐵|垃圾徵費|

政府🇭🇰有意在今年2023年底實施垃圾🗑徵費💰,有商會在年初展開調查📞,發現有45%受訪者表示並不了解垃圾徵費🤷🏻‍♀️,大家清楚嗎❓


垃圾徵費實施後,意味著日後當我們棄置家居垃圾🗑須購買指定垃圾袋🛍,每公升收費 $0.11,當局預計三人家庭👨‍👩‍👦每月開支需約50元💸。垃圾徵費標準分別是「按袋收費」🛍「按量收費」⚖️,香港家庭住宅會透過「按袋收費」參與徵費計劃,「按袋收費」適用於大部分住宅樓宇🏙、村屋🏡、地舖和公共機構處所等。


我們在相關處所的公用垃圾收集點(例如後樓梯、垃圾房) ,及食物環境衞生署(食環署)垃圾收集站(包括垃圾桶站)棄置垃圾前,必須用指定垃圾袋包妥或貼上指定標籤。垃圾袋共有9種容量選擇,每公升收費標準則是$0.11,換言之一個3公升的垃圾袋約$0.3。


簡而言,在「按袋收費」模式下,沒有用指定垃圾袋包妥的固體廢物,或使用指定垃圾袋棄置垃圾時,沒有把垃圾袋束緊、任由當中的垃圾刺破袋身,這些垃圾便可能被視為違規垃圾。如發現違法,定額罰款通知書每張$1,500。


如需要棄置體積較大而不能以指定垃圾袋包妥的垃圾,而該等大型垃圾是由食環署(包括其承辦商)收集,或由私營廢物收集商以壓縮型垃圾車所收集,市民應在棄置前貼上指定標籤。指定標籤每個售價為$11,可於獲授權的銷售點購買指定標籤。


如該等大型垃圾是透過私營廢物收集商的非壓縮型垃圾車所收集(即泥頭車、斗車等),則須按其重量繳付「入閘費」,市民毋須在棄置前貼上指定標籤。這是「按量收費」它主要適用於工商業處所的大型或形狀不規則的垃圾,這些垃圾會於廢物轉運站及堆填區棄置時,按它們的重量收取「入閘費」。


垃圾收費是建基於按量為本和奉行「污染者自付」原則,​​政策是要個別住戶責任承擔指垃圾袋及指定標籤的費用,從而推動日常行為改變,以收減廢之效。要減少垃圾收費的開支,源頭減廢是首要方法。另外 把可回收物透過各種合適的渠道循環再用再造,亦可以減少垃圾收費。如果想知更多回收的方法可以收看回收識條鐵的系列。


YouTube: https://youtu.be/cELZpuYEwtA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sunday.fong/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sundaysharing


#環保 #回收 #綠在區區 #香港 #源頭減廢 #氣候危機 #全球暖化 #環保酵素 #惜食 #減癈 #減碳生活 #溫室氣體 #低碳旅行 #四電一腦 #小型電器 #金屬回收 #塑膠 #玻璃樽 #廚餘 #回收環保站 #碳中和 #零殘忍 #crueltyfree #海洋有善防曬 #新地方 #環保新地方

Leave a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