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新地方|回收識條鐵|不紙如此|

今天我們開始♻️回收識條鐵的新系列 – 紙張篇📃


2020年癈紙🗞在香港都市固體廢物🗑量排名第二🥈,佔整體固體癈物的24%,比起第三名🥉的塑膠🪣多出3%📊


早前世界綠色組織委託精確市場研究集團,於全港街頭以問卷形式進行訪問,了解港人於公司或辦公室的用紙習慣。


近25.7%的受訪者表示,平均每天用到 11紙張或以上,而每天用 8-10張紙的受訪者亦有 10.2%,只有 19% 受訪者不使用紙張。根據調查推算,港人平均在辦公室每天用紙量近 3,867萬張,如將耗紙量疊高計算,等於近 10.3棟國際金融中心IFC的高度(IFC,高約415米),如以每星期工作五天計算,辦公室耗紙量逾1億9千萬張紙,相等於近 51.3棟的IFC高度,等同每星期砍伐了1萬6千棵樹,消耗了1,934萬加侖水,可見港人耗紙量驚人。


廢棄的紙品在堆填區更會產生溫室氣體─甲烷(CH4),暖化效應比二氧化碳強21倍,加劇全球暖化。


調查顯示約有七成(66.8%)受訪公司沒有設定雙面打印措施,變相仍然可用的單面紙張淪為廢紙,大多數的辦公室(57.5%)更有提供一次性即棄紙製餐具,例如紙杯、紙碟,作款客或活動之用,最終他們都被送到堆填區。


我們認為辦公室是我們最大用紙量的地方嗎?不只如於。


我們日常生活無為意的最大用紙量有可能是 – 紙巾。調查顯示,47.5% 受訪者於平均每日使用 2-4 張抹手紙於洗手後抹手,我們用膳無論外出或在家中,大部份人亦慣於用膳時使用紙手巾清潔嘴巴、餐具及枱面,平均每人每日用 8.74 張紙手巾,多於一包紙手巾的量。


即是港人每日消耗逾 6,500 萬張紙巾,近 3,000 萬張抺手紙及近 1,000 萬張濕紙巾,估計合共重近 176 公噸,相等於近 12 架巴士的重量。


最大問題是上述「紙」類均不能回收,除了基於衞生問題導致它們無法回收。抹手紙及濕紙巾還因為成份問題難以回收及再造,生產商為了強化堅韌度,大部份抹手紙均於生產過程中,加入了不易分解的物質。濕紙巾當中加入了膠質、化學品及香料等,以致無法被生物降解及再造。


再者,濕紙巾被沖入污水道,更會與油脂類廢物「結合」造成瘀塞,之前更有報道指英國泰晤市河被濕紙巾「塞爆」致河床變型。


得知這些資訊後,大家不妨抽一日留意下自己用抺手紙、濕紙巾以及用餐前後的紙巾數量,然後留言跟我們一齊分享。


YouTube: https://youtu.be/Jvo6f4s-o3Y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sundaysharing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sunday.fong/


#環保 #回收 #綠在區區 #香港 #源頭減廢 #氣候危機 #全球暖化 #環保酵素 #惜食 #減癈 #減碳生活 #溫室氣體 #低碳旅行 #四電一腦 #小型電器 #金屬回收 #塑膠 #玻璃樽 #廚餘 #回收環保站 #碳中和 #零殘忍 #crueltyfree #海洋有善防曬 #新地方 #環保新地方

Leave a Comment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